四十年前,老三届学生,专指一九六六、一九六七、一九六八届的高中和初中学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离开城市,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掀起了上山下乡的高潮。转眼四十年过去了,我们应该如何来评价这场数千万学生上山下乡的运动?我们应该用何种形式来纪念这场空前绝后的运动?作为这场运动的一个亲历者,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去年,我们纪念了恢复高考三十周年,今年,我们更应该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我建议,老三届中参与了这场运动的同学们都以某种形式来回顾一下这场运动。我建议,各种媒体(包括企博网)都能够聚焦这场运动,制作一些特别节目。我建议,各级政府应该对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现状进行一次系统的调查,特别是对至今还留在农村和边疆的当年的知识青年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并给予必要的补助。
昨天,我在电影《集结号》观后感中提出共和国不应该忘记为共和国的诞生而献身的战士们,今天,我还想说,共和国不应该忘记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不应该忘记这些把青春献给农村和边疆的知识青年,不应该忘记他们为共和国做出的牺牲,不应该忘记他们由于年龄、学历和技能的问题而带来的生活上的困境,更不应该忘记那些至今还留下农村和边疆的知识青年(如今应该已经是中老年人了)。
不知道各位网友以为如何?欢迎各位网友发表评论。
点击进入相关文章:你在他乡还好吗?